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 10 月 11 日,2025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 1500 亿件大关,这一节点较 2024 年提前了 37 天,凸显快递业增长势头的强劲。
“小包裹” 里藏着 “大经济” 的密码。作为畅通经济大动脉、保障民生微循环的重要产业,快递业凭借覆盖全国、通达全球的网络体系,有效打通了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全链条,既是支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,更成为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的 “晴雨表”。
从全年数据看,快递业的高增长态势贯穿 2025 年。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,今年前 8 个月,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1282 亿件,同比增长 17.8%;同期快递业务收入累计达 9583.7 亿元,同比增长 9.2%,业务量与收入的双增长,印证了行业发展的韧性。
对于快递业务量的快速攀升,专家从多维度解读其经济意义。盘古智库(北京)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这是我国经济活力与消费市场扩张的缩影,直接反映出消费市场活跃度的提升。
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则进一步分析,快递业务量增长背后,是多重积极信号的释放:一是内需市场潜力持续释放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强;二是商品流通效率提升,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见成效,供应链与产业链韧性增强;三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果显著,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速突出,下沉市场消费活力迸发;四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,推动快递需求向多元化拓展。
在规模扩张的同时,快递行业的发展质量也在 “反内卷” 进程中持续升级。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5 年 8 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 424.9,同比提升 4.4%。其中,反映行业体量的发展规模指数达 567.4,同比增长 11.2%;体现未来趋势的发展趋势指数为 71,同比增长 10.4%,两项细分指数的高增长,标志着行业发展动能的优化。
长期困扰行业的 “价格战” 问题也得到有效遏制。目前,行业内企业已将更多精力转向服务能力提升,在软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。公开数据显示,圆通速递 8 月份单票价格回升至 2.15 元,环比增长 3.37%;区域市场也出现价格合理上调,例如浙江永康全公斤段快递单票上调 0.3 元,江苏东海快递单票平均上涨 0.4 元。
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指出,“反内卷” 打破了行业此前的低价竞争怪圈,让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空间,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同时,这一转变还推动快递企业聚焦服务质量提升,加大智能分拣、无人配送等科技投入以提高运营效率,进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;更促使行业从 “价格竞争” 转向 “差异化竞争”,优化了整体竞争格局,提升了行业核心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