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以来,快递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,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,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瓶颈。如今,随着监管力度加码与行业共识逐步凝聚,这一局面正迎来转折 —— 行业释放出告别低价内卷、迈向理性竞争的明确信号,多地快递收件价格近期相继上调。
从区域动态来看,涨价浪潮呈梯度推进:7 月中旬,浙江义乌率先启动调价,快递单票底价从 1.1 元提升至 1.2 元;8 月起,广东、福建紧随其后,其中广东快递底价整体上调 0.4 元 / 单,单价突破 1.4 元;福建多家快递企业则明确规定,0.3 千克以内快递最低单价不得低于 1.5 元;9 月 19 日,申通、圆通、韵达、中通及极兔速递的上海区域公司同步发布告客户书,宣布自 9 月 22 日零时起,上调上海区域所有用户的快递收件价格,提醒用户与属地网点确认具体报价。

密集调价的背后,是行业长期 “量增价跌” 的困境。据招商证券研报数据,2025 年 1-5 月,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20.1%,达 788 亿件,但单票收入同比下降 8.2%,仅为 7.5 元,规模扩张与利润下滑的矛盾愈发突出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采访时指出,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服务,而优质服务需以合理利润为支撑;过去两年,低价竞争导致大量一线网点长期亏损,已严重阻碍行业良性运转,调价成为缓解这一困境的直接途径。
政策层面的推动更成为关键助力。7 月 8 日,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会议,明确提出按照 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 要求加强行业监管,完善市场制度规则,旗帜鲜明反对 “内卷式” 竞争,依法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,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撑。
如今,行业反 “内卷” 已初步见效。快递公司财务披露的 8 月运营数据显示,多家企业单票收入环比改善:申通快递单票收入 2.06 元,同比增长 3%、环比上升 4.6%;圆通速递单票收入 2.15 元,环比上涨 3.4%,同比跌幅收窄;韵达股份单票收入 1.92 元,环比微增 0.01 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调价并非全面普涨,某快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,调价主要针对电商特价件、轻小件及大客户低价件,对个人寄递业务无影响。